Return to site
Return to site

石頭的孩子

mupangca' gana varasa'

broken image


從前,在 Revuwa'an 的海岸,湧現海浪的泡沫,產出塵土般的物質,最後變成石頭。石頭裂開後出現一人形,雙膝上,長有眼睛,前後各有兩張臉。人形的右小腿中懷著胎兒,生出一男一女,兩人相愛結為夫妻,成婚後在 Ruvoahan 生下石頭,成為 Pinuyumayan ,卑南族的原生神話之一。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從維基百科字句映入的石生意向,拾起意念的初始,試著慢慢趨近,構造天地四方。意識和鉛筆牽引,線,形塑一層一層堆疊的塵土,浮現雙膝上,張開的雙眼。

她想像夜晚,山林的火塘,映入火光,滿溢喜樂的雙眼。Kayong Dumaradas (咖勇) 看著她圖畫構造的石座說出: talu’an (工寮)。Kayong開始敘述石頭和溪水中移動的身體,Kayong 的父親 Haku Dumaradas 哈古頭目,刻畫許多山林工作者的形象,身肩籐籃盛入的山豬,踩踏著土地吟唱種植的耆老... 劃入交集天地的織線。

石頭的孩子 mupangca' gana varasa'座落在知本森林遊樂區的花見百草園,相應著遠方瀑布山嵐,基地上預設的地景弧線,彷彿溪水蜿蜒的路徑。踏查時,發現其中一座獨立未與水泥基座相連的石頭,弧線的內部,成為基地選址的關鍵意向。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島嶼構竹 x 知本國家森林遊樂區 x 村夢遊牧
石頭的孩子 mupangca' gana varasa'
募集!地景溯源共構夥伴


甲骨文之 ' 藝 ' 源為雙手捧著樹苗的姿勢,或將樹苗種植於土地的形狀。意為 ' 種植 ' 即培育事物的最初階段,承自生存與分享的原始力量。此次 2 0 2 5 島嶼構竹 x 村夢遊牧,勞作的竹構地景座落在知本國家森林遊樂區的土地上。在靈示的日常與神話中,盼望曾被遺忘的光體事物,駐地而生,共同形塑,感知天的行進。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 地 景 溯 源 時 間 /

☞ 2 0 2 5 / 0 2 / 0 8 - 0 4 / 0 5



/ 勞 作 時 間 /
a m 9 : 0 0 - 1 2 : 0 0
p m 1 4 : 0 0 - 1 7 : 0 0

( 休假日由當周群體共同表決 )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 志 工 福 利 /

1

提供三餐,素食為主,野菜部分透過採集
休假日未提供伙食,備有簡易吐司醬料自理。


2

住宿

☞ 室內 / 搭營於木地板,需自備睡袋、睡墊、枕頭
☞ 務必攜帶保暖睡具衣物。
現場提供易於快速收整的帳蓬
志工休憩所與園區課程共同使用空間
需要與園區配合,有機動收整帳篷的需求時
敬請配合,寬諒支持


3
分享自然建築意念和藝術勞作作

計畫主持者長期浸盈建築劇場,藝術,電影,舞踏,偶戲,音樂 . . .
引領可能時不時,於天線一瞬間,發生 !
藝術回饋,建築日夢以及電影夜與孵夢,
十分期待與神奇夥伴們的奇妙相遇。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 地 點 /

☞ 知本國家森林遊樂區

臺東縣卑南鄉溫泉村龍泉路 2 9 0 號

/ 報 到 與 返 家 /

☞ 參與溯源夥伴,我們將為您申請入園與相關停車登記。

☞ 自行前往者,有請先行於表單登記報名,有效團隊向園區申請住宿。


/ 大 眾 交 通 資 訊 /

☞ 知本火車站轉乘 8 1 2 9 公車 - 知本森林遊樂區
8 1 2 9 公車運行時間為上午 0 6 : 5 0 – 1 9 : 2 0 最終班

broken image

/ 特 別 提 醒 /

1

為確立事務規劃有效運行 / 報名需繳納保證金 1000 元
保證金於完整參與後,以現金全額歸返。

請您於報名表單中,輸入匯款帳號後 5 碼。
完成保證金匯款作業,報名方始生效 !

☞ 保證金匯款帳號 / 戶名 / 李沛鋒
郵局代號 ( 700 ) 士林天母郵局 0001526 0493813

報 名 表 單

︎

1
基地山明水秀,日夜溫差大,請務必備妥泳衣與保暖衣物,睡袋與睡墊。

2
請自備餐具、水壺、雨衣、枕頭套、手鋸、手套盥洗用具、耐髒的工作衣與工作鞋、拖鞋及睡袋

3
倘若您,家中有閒置 :工作抹刀、小型電鑽,歡迎攜帶,提供現場支援 !由衷 感謝

4
東部火車,時而一票難求,確認預購,敬請及早準備,進行火車購票事宜。

5
來返交通途中,請隨身配戴口罩加強防護,守護身心。

6

日常狀態有機流動 / 以上手稿圖面,獻上示意,實際施作,將作部分調整

broken image

願我們一起收受自然物質的奧妙,自形塑而出的當下,彼此相融 :)












Previous
自然建築溯源                
Next
 Return to site
Cookie Use
We use cookies to improve browsing experience, security, and data collection. By accepting, you agree to the use of cookies for advertising and analytics. You can change your cookie settings at any time. Learn More
Accept all
Settings
Decline All
Cookie Settings
Necessary Cookies
These cookies enable core functionality such as security, network management, and accessibility. These cookies can’t be switched off.
Analytics Cookies
These cookies help us better understand how visitors interact with our website and help us discover errors.
Preferences Cookies
These cookies allow the website to remember choices you've made to provide enhanced functionality and personalization.
Save